我們這次要聊的是中文,而且是文言文,到底文言文是從哪裡來的?是因為古代寫字不方便,才寫出了文言文嗎?這個說法到底合不合理?其實這是語言學上很有趣的課題哦,請跟阿傑仔一起看下去吧!
1. 文言文是精簡字數而來的嗎?
為什麼以前的人要這麼麻煩,說的是白話,寫的卻是文言?有一個很有名的理論說,古代寫字超不方便,只好把文章寫得特別精簡,就產生了文言文,但我們可以來重新檢視這個說法。
其實文言文跟白話文在語法上有很多差異,就算古人要把文章寫得很精簡,他只要刪掉不必要的部分就好了,怎麼會連基本的語法都改掉了呢?例如文言的「時不我與」或「歲不我與」,是把受詞放在動詞前面,跟白話文正好相反,這是語序的問題,跟字數無關。又像是文言會用動詞 + 「於」+ 主事者的句型來表示被動,例如「東敗於齊」、「南辱於楚」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,這也不是白話文會有的語法。其實文言文跟白話文間在很多方面都有差異,例如語意、詞彙等等。
有人研究論語,發現孔子的話語保留了許多語氣詞,甚至有連用三個語氣詞的,所以這是一種比較忠於口語的記錄,並沒有特別減少字數。而詩經的國風是來自民間歌謠,也是一種庶民語言的記錄。這些口語和歌謠的記載不見得會特別精簡字數,但對我們來說都是所謂的文言文,可見文言文並不是精簡字數才產生出來的。
2. 文言文從哪裡來?
所以文言文不只是省字一哥或一姐的作品而已,而是一套獨特的語言。那這種語言怎麼來的呢?文言文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,當時開始有很多的著作在流傳,這些文章是用當時說的語言來寫的,並沒有後來的那種文言文跟白話文的差別。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,那個時代也可能有所謂的書面語,但也是根據口語發展出來的,兩者差別不太大。
時間過得很快,幾百年、幾千年過去了,口語,也就是白話,會不斷地變化,產生出新的語法和詞彙,也會把舊的丟掉。另一方面,文字會跨時代、跨地區使用。尤其一些古代的典籍,像是四書、五經,會 被後世當作經典,是寫作的範本,再加上中國各地的方言都不一樣,直接寫出口語不容易溝通,所以這一套古代語言一直是歷代通用的正式文體,而沒有太大的改變。結果到了近代,文言跟白話的距離已經很遠了。
其實很多語言都有類似的現象。例如古代的拉丁語已經不存在,但是文字形式的拉丁文仍然在歐洲各地使用很久的時間。古印度的梵語也藉著文字一直流傳到今天。
3. 為什麼文言文較精簡?
但文言文的字數明明比較少啊!這是因為上古漢語是一種「單音節語言」,大部分的詞都只有一個音節,而現代漢語則是有很多雙音節以上的詞。例如現代人說「老師」,古代只要說「師」,現代人說「石頭」,古代只要說「石」。上古時代以來,中文詞的音節數逐漸變多,最可能的原因是語音簡化,因為發音越來越簡單,同音字就越來越多,為了避免混淆,多一兩個字就比較容易區別。
4. 文言文的本質
所以,我們知道書面語跟口語的演變速度不一樣,書面語保守多了。大家應該都會發現,就算我們現在都寫白話文,正式的文章也還是跟平常說話有很多差別,用法也比較固定。
而文言文就是以書面語的形式保留下來的上古漢語。
也因為上古時代單音節詞佔大多數,所以我們回頭去看文言文,就有一種超簡潔的感覺。
文言文和白話文屬於不同時代的語言,也難怪我們在國文課學文言文的時候會很頭痛了。
#中文 #文言文 #課綱 #108課綱